时间: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官故事
绿水青山写担当
——记“最美公务员”余崇斌
分享到:
作者:刘必然 通讯员 裴礼辉  发布时间:2024-02-06 10:31:16 打印 字号: | |

他以步为尺,丈量武夷山水、古街村落,四处发动干部群众,形成法治护航国家公园的“最大公约数”。他耐心十足,从家长里短到经济纷争,释法析理、定分止争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

他是南平市武夷山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、副院长、审判委员会委员、四级高级法官余崇斌。从“三茶”统筹、非遗保护到生态文旅,余崇斌始终牢记嘱托、守正创新,用实际行动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坚定做一名国家公园的司法守护者。2月4日,中央组织部、中央宣传部发布“最美公务员”评选结果,余崇斌获此殊荣。

联动各方 守护满眼青绿

“知道金线兰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,以为可以做药材,就到国家公园里去采摘,但不知道这是犯法。我很后悔,认罪认罚。”在法庭上,私自采摘野生金线兰等植物的滕某悔悟道。

这是武夷山市法院在2021年11月创新设立全国首家以“国家公园”命名的人民法庭后,审理的首例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刑事案件。

“武夷山是国家公园腹地,兰科植物2021年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,群众知晓度不高,要如何从源头预防群众触犯法律红线?”案件顺利审结,但该案审判长余崇斌也陷入沉思。

普法教育,事不宜迟!余崇斌迅速组织法官前往国家公园和周边村庄开展普法宣传活动,普及珍稀动植物、典型案例、法律规定等知识,教育引导村民知法懂法守法。

仅靠法院一家远远不够,余崇斌想到了发动社会力量。他创立了“萱草花·夷路同巡”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司法巡护志愿服务项目,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守护国家公园。

“这是司法服务国家公园的首个志愿项目,体现法院担当,有力促进当地群众了解国家公园,参与生态环保。”省环保志愿者协会专职副会长方垂弘介绍。

“作为土生土长的武夷山人,我爱武夷山,要用好法治的力量,守护满眼青绿。”余崇斌说。

立足国家公园的地域特点、司法需求,余崇斌推动设立首个以“国家公园”命名的建制法庭——武夷山国家公园人民法庭,并创新“三绿”生态司法工作网络。

余崇斌介绍,所谓“三绿”,首先是亮“绿灯”,畅通联动审理快车道,高效审理生态纠纷,积极对接生态相关职能部门,为“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”企业、群众提供优质司法服务;其次是布“绿网”,强化山水林田湖综合保护意识,筑牢多元治理“防护堤”,确保司法保护生态全覆盖、无死角,全力打击破坏生态犯罪;最后是护“绿码”,注重司法修复生态功能,原态修复、异地修复、代偿修复综合运用,落实“环境有价,损害担责”,推进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如初、重赋“绿码”。

守正创新 提升审判质效

武夷山所在的南平市,是朱子理学萌芽、发展和集大成之地。能否挖掘朱子文化精华,将之融入法院工作?余崇斌孜孜以求。

2022年,余崇斌带领专班首创“八字”审判工作法,以“问源”“扬和”“谕理”“循法”四式,解锁审判工作新路径。在“八字”工作法基础上,他结合多年审判经验,将朱子“博学、审问、慎思、明辨、笃行”的治学思想引入司法裁判过程,与现代司法理念相结合,形成具有实践价值的法官裁判素养指引。

如今,在余崇斌的推动下,武夷山法院创设性地将朱子思想、武夷山当地“摆茶”习俗、武夷茶文化等融入司法调解,推行具有地方特色的“摆茶调解法”,让双方当事人在沁人心脾的芳香茶气中,心平气和地把事聊到“点子上”。

武夷山闽越王城遗址是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同时,武夷山市五夫镇是朱子文化遗存最多的地方,有兴贤书院、朱子巷、紫阳楼等历史遗迹。“更好发挥司法职能,就是既要保护好文物本体,也要同步保护好周边整体风貌。”余崇斌说。

经过认真调研,余崇斌总结形成一站式服务、一体化保护、一脉性传承的“三一”文化遗产保护机制,以闽越文化、朱子文化为着力点,分别在闽越王城遗址兴田镇、朱熹故居五夫镇设立“文化遗产保护巡回法庭”,推动出台《城村汉城考古遗址公园司法保护十项措施》,促成武夷山市文化遗产协同保护机制。他还选派业务能力强的法官担任五夫镇、兴田镇的“法律特派员”,每月驻村一次,将纠纷预约调解、调查阵地延伸至村落。

躬身实干 擦亮为民底色

从2008年走进武夷山景区法庭的那一天起,余崇斌就风雨兼程、与民为亲,在一个个案件中传递司法的温度。

“这是我的地,我要把这些茶树拔掉!”

“这是我的茶树,种了十几年,不能拔!”

这是一起发生在茶农间的纠纷,双方僵持不下,剑拔弩张。

余崇斌详细了解纠纷起源,并进行评估分析:双方争议地块的茶树已有10多年树龄,稍加管理便有收成,若将茶树拔除,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笔损失,要努力寻找双赢路径。

明确思路后,余崇斌启动诉前解纷程序,联合派出所、司法所工作人员到现场勘查,并召集双方当事人现场调解。调解中,余崇斌了解到双方是亲戚关系,于是从亲情角度出发,从事理、法理、情理多角度耐心引导,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方案:土地和茶树交由土地权属人陈某民处置,陈某民向陈某亮支付一定款项作为茶树补偿款。至此,一起矛盾尖锐的茶山纠纷得到圆满化解。

茶叶是农民增收的“金叶子”,文旅是武夷山一张富民名片。

为了推动茶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,余崇斌带领审判团队设立“三茶法治驿站”“共享法庭”,高效审理涉茶纠纷,为茶农提供法律服务,帮助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;推动设立旅游巡回法庭,总结并实践“513涉旅审判工作机制”,做到“纠纷发生在哪里,法官就出现在哪里”。

近年来,余崇斌妥善审理各类案件2000多件,连续多年案件质效均居全院第一。他曾获“全国法院办案标兵”、中央政法委长安剑“平安之星”、福建省“十大法治人物”等荣誉称号。他审理的一起网络名誉侵权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“优秀案例分析”。2022年9月,他获评福建省审判业务专家。

“‘最美公务员’对我来说是巨大的鼓舞!我将忠于职责、一心为民,竭力守护法律尊严,彰显公平正义,做法治道路上的‘追光者’,答好更多群众满意的‘最美’答卷。”余崇斌字字坚定。

 
来源:福建日报
责任编辑:罗晓榕
联系我们
  • 地址: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
  • 邮编:350003
  • Email:fjfy@chinacourt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