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法院新闻
因海而生 向海而兴
——厦门海事法院执行助力海洋经济发展
分享到:
作者:王淯滢 通讯员 林佳明  发布时间:2023-07-20 10:34:10 打印 字号: | |

福建海岸线长逾3700公里,海洋资源丰富。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、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先行区,福建省大力发展传统海洋经济产业,积极培育海洋经济新业态,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福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。

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厦门海事法院充分发挥专门管辖的专业性优势,立足管辖范围“点多、线长”等特点,持续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,聚焦服务海洋渔业优势产业,助力推动“海上福建”建设,持续护航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敢做“弄潮儿” 守护“最美岸线”

当事人林某某在未取得海域使用权证和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,指使他人非法采挖海砂1.1万多立方,致海洋生态资源环境损害整体影响价值达68万余元。

案件审理中,承办法官发现当事人家庭经济极度困难,无力承担巨额赔偿款。“若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,极大可能以无财产可供执行告终,海洋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不仅难以真正实现,司法护航海洋环境的力度也可能会‘雷大雨小’。”承办法官告诉记者,该案当时就是一个潜在的“执行难”案件,怎么办?“海洋碳汇+替代性修复”这一创新方案被提出。

依托审执联动机制,厦门海事法院从执源治理的角度出发开展能动司法,引导当事人一方面委托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认购海洋碳汇,另一方面通过海洋垃圾打捞、海岸维护、环保宣传等公益性劳务代偿方式履行债务,厦门海事法院最终不仅成功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执前,也用实际行动探索出保护“绿水青山”的新路径。2023年7月,该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2022年全国海事审判典型案例。

厦门海事法院坐落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特区,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基因,深深融入33年发展血脉。

敢于“吃螃蟹”、敢啃“硬骨头”。福建宁德三都湾湿地是福建海湾型滨海湿地的典型代表。几年前,陈某等多人非法占用湿地170公顷、拒不履行清退义务,进入法院强制执行。厦门海事法院灵活施策,创新执行方式,探索实施非诉“裁执分离”机制,监督组织当地政府、渔业等有关单位千余人、十几台挖掘机,经四个昼夜执行奋战,强制拆除违建养殖房、闸门等设施设备,开挖豁口引入海水,成功恢复被占海域的自然生态,最高人民法院评价该案“为破解海洋生态司法执行难问题,提供了可借鉴、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样本”。

争当“急先锋” 保障“蓝色牧场”

几年前,一艘图瓦卢籍散货船在罗源湾水域触礁搁浅,船上燃油大量泄漏,造成周边海域污染,产生巨额海产养殖损害及各项清防污费用,两家清污企业和罗源298名油污事故受害养殖户到法院申请债权登记,但肇事船东却已失联。

一边是海域污染清防污费用,一边是养殖户的血汗钱,执行刻不容缓。厦门海事法院高效推进审执联动,一方面,以水质保险财团在诉讼中申请设立的1800余万元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为基础,从追求实际执行效果的角度出发,科学促成300多名当事人就各自债权、清偿数额、基金款项分配达成和解;另一方面,迅速开通绿色通道,2天内快速完成执行立案数百件,3天内准确完成数千万执行款计算审核及发放。同时,承办人郑法官进一步引导和帮助养殖户申请国家油污基金补偿,减轻“蓝色牧民”因油污造成的损失压力。最终,300多起涉外油污损害系列执行纠纷得以圆满解决,该案入选当年福建法院十大执行典型案例。

“在执行局工作,不能只是走流程、走形式,而是要不断思考,如何帮助老百姓快速执行到‘真金白银’,让恶意躲债的老赖无处遁形……”法院执行工作直面群众,是司法活动的最后一道关口,也是矛盾纠纷最容易集中爆发的环节。厦门海事法院相关负责人认为,破解执行难题,重点在于提高执行效率。

近年来,厦门海事法院充分利用审执联动机制优势,精准灵活施策,高效执结海上油污损害案件4000余件,执行到位金额2亿余元,助力福州、莆田、宁德等多地4000余户海上养殖家庭恢复生产,有力保障我省海上“蓝色牧场”生机盎然。

善为“贴心人” 服务“渔家灯火”

福建某大型知名远洋渔业公司已从事远洋捕捞、海洋产品研发多年,持续为当地提供着200多个就业岗位。因疫情影响,公司短暂陷入经营困境,因拖欠到期债务进入法院强制执行。为缓解资金压力、恢复生产经营,被执行企业四处联系海外客户,派遣船员抢抓机遇,等待恢复捕捞作业。

“该渔业公司系列案总涉案标的额4亿元,涉执船舶40余艘,如果机械式地强制执行,不仅会影响众多远洋船员的生计问题,该公司也将错失恢复生产的良机。”该案执行法官从寻求双方利益平衡点和最大化角度出发,决定采用“放水养鱼”的执行和解方案。

“竭泽而渔”不如“放水养鱼”,执行法官协调申请人某银行,让被执行人企业签署按月还款承诺,给了公司重新喘息的空间,也解决了众多远洋船员的民生问题。

一直以来,厦门海事法院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,坚持能动司法,积极回应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努力寻求有力度、有温度的执行解纷方法。

据了解,我省共有30多家大型远洋捕捞企业,2020年以来,受国内外政策变化、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,一些企业成为被执行人,总执行标的金额超18亿元。厦门海事法院始终秉持新发展理念,站在服务产业发展全局高度,不以简单结案为目的而开展机械式查控,而是坚持“一案一策”,对仍有发展空间的企业坚持开展信用修复,盘活了10余家具有发展前景的大型企业。

此外,厦门海事法院还奔赴各地渔业协会等40多个民间组织,协调10多家金融、保险等机构,服务保障晋江、东山两地总投资超31.1亿元的“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”项目建设,共同助力泉州、漳州、宁德等地陷入经营困境的渔船船主渡过难关。

“办理一案、解决一片”。厦门海事法院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,向福建省委政研专报提交《我省远洋渔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建议》,为数百家渔业企业筑牢法律风险防控“防火墙”,为我省渔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

化身“和音师” 助力“渔舟唱晚”

“法官真有办法!为我们几十个船员讨回了工资。这艘船要是再卖不出去,我们的工资真的没有着落了……”一名船员刚收到船舶拍卖分配款到账信息,立即打电话向法官表示感谢。2022年底,厦门海事法院执行局在淘宝网成功拍卖两艘关联涉执船舶,快速执结33起船员工资民生执行案,为船员及时挽回工资损失400余万元。

枝叶关情,民生先行。厦门海事法院始终坚持“人民至上”理念,努力为当事人将胜诉判决兑现为“真金白银”,打通弱势群体,实现公平正义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去年初,某远洋渔业公司因多个月未发放工资,60余名船员在多次追讨无果后,向东山县有关部门集体信访。鉴于该公司已有多起案件在厦门海事法院诉讼或执行,承办人郑法官立即组织人员前往东山县向船员释法明理,引导船员相信法院坚持依法讨薪维权。同时,穷尽执行措施,仅用一个月成功拍卖该企业所属10艘渔船,执行到位1.1亿元。

因涉案债权人、债务人众多,遍布各地,加上疫情影响,无法召开线下债权人会议。为保证船员工资尽快兑付,执行法官不舍昼夜逐一通过微信、视频电话告知各债权人船员工资优先权益,听取各方债权人意见,并对涉案相关债权人进行身份、金额核对,高效确认最终债权分配方案。最终,83名船员在申请立案后仅3天内即领到660万元工资款,保障船员权益成为现实。今年5月,该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涉农民工工资案件十大执行典型案例,系全省唯一入选的该类案。

福建,向海而兴,逐梦深蓝。做大做强现代海洋经济产业,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,厦门海事法院始终坚守护航海洋强国的初心和使命,步履从未停歇。


 
来源:福建法治报
责任编辑:罗晓榕
联系我们
  • 地址: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
  • 邮编:350003
  • Email:fjfy@chinacourt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