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,一场刀刃向内的攻坚战。在此期间,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化解,政法工作的顽瘴痼疾得到整治,队伍中的“害群之马”得到清除,成果丰硕。
为确保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不是“一阵风”“走过场”,福建法院坚持“当下治”和“长久立”结合,深入剖析影响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,完善长效机制建设。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将建章立制贯穿始终,建立健全立案、审判、执行权力制约监督,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等制度机制38项,有力推动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、显性问题与深层次问题的解决。
乘信息化“清风” 强化日常监督管理
“某基层法院法官承办的案件被提示存在风险,我们在系统中直接转办对应中院,通过线下核实,确实存在无正当理由违规多次扣延审限的情形。目前,已经对该名法官进行了批评教育。相应的谈话记录也可以看到。”
这是福建高院“清风”系统排查预警法院“六大顽瘴痼疾”之一——“压案不查”的一幕。随着干警的演示,法院提示“异常超期审理”风险的案件依次出现在大屏幕上。除了案件基本信息,“超期天数”“实际审理天数”“风险提示原因”“变更次数”“是否被信访”“处理结果”等均详尽列出。
为有效实施廉政风险防控,福建高院于2018年研发福建法院廉政风险防控“清风”系统,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大对审判执行权力运行的监督,实现审判执行权力运行监督“全流程、全天候、可视化”,强力推进司法权力规范运行。
“‘清风’系统刚上线时,确立了全流程、全链条程序性风险点和案件实体裁判廉政风险点70个。”福建高院督察室主任肖建喜介绍:“第一批教育整顿期间,我们通过分析信访举报、违纪违法案件特点,深入审判一线调研,将风险点动态调整至89个,覆盖了立案、审判、执行、人事管理等的全过程各方面。”
除了风险排查,在“清风”系统画像分析功能模块,可以对具体的案件、法官和法院进行画像,通过线下核查督促及时整改。在“人案追踪模块”,可以查看法官和律师、当事人、律所之间的案件联系,作为研判法官和律师是否存在不当接触交往的问题线索,供监督管理部门掌握。
2021年10月25日至28日,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福建调研时强调,要进一步发挥“清风”系统推动建章立制作用,把握问题导向,坚持“当下治”与“长久立”相结合,不断提高审判管理的信息化、智能化水平,促进提升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。
如针对上文提到的审限变更不规范、案件超期审理问题,福建高院开展专项清理检查,出台《关于加强长期未结诉讼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制定《福建法院审限管理规定(试行)》等,从源头规范审判流程管理。教育整顿开展以来,共督促全省法院审执结一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6148件。
“通过‘清风’系统,可以在相应制度出台之后,通过系统监控,检验制度是不是‘纸老虎’、有没有‘长牙齿’。”肖建喜表示:“接下来,我们将结合教育整顿发现的问题不断升级完善功能,下大力气持续做好提示风险的处置、堵漏建制等后半篇文章,对风险提示相对集中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专项督察,切实强化日常监督管理。”
聚焦“始”“终” 提升群众司法体验
立案和执行,诉讼流程的“始”与“终”,也是此次法院队伍教育整顿聚焦的两个重点整改环节。
为彻底解决立案“难、慢、拖、推”等问题,福建高院制定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加强立案工作提升服务质效的意见》,推动落实加强和改进立案服务的19条措施,做到“立案指引一步到位、立案业务一窗通办、立案材料一次告知、立案事项一趟就好”。针对案件比较多的法院,要求采取窗口集中收件、后台分类审查模式,促进服务效率提升。同时,积极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提供预约上门立案服务。
目前,福建全省法院当场立案率达99.24%,网上立案20.24万件,同比增长29.8%,基本实现在15分钟内完成全部流程。
针对“清风”系统发现的年底季末控制立案问题,福建高院优化全省法院审判执行质效运行指标体系,建立与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受案数、人案比等相适应的质效运行指标管理体系,切实纠正偏重效率评价、追求“结案率”“结收比”等问题,从源头解决年底控制收案等问题。
若要实现案件的善“终”,必须让真金白银切实落到老百姓口袋里,让公平正义真正跑完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针对执行案款发放迟延问题,福建高院开展“涉案款物专项清理处置行动”,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执行案款管理的实施办法》,推动当事人账号确认前置到诉讼立案阶段、当事人一账号贯通审判执行始终、对未落实“一案一账号”实行督办问责等,进一步规范案款发放。
针对案件执行中不规范、不及时问题,福建高院下发规范终本案件执行、规范财产保全、加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和限制消费措施管理、加强执行案款管理、强化中基层法院执行工作管理的指导意见等9份规范性文件,推进执行领域问题系统管理。
此外,福建高院还加强了执行工作信息化管理,在“福建微法院”增设“执行公开”模块,当事人可以通过手机查到执行案件的每个节点,了解案件流程和进展情况。
落脚司法为民 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
法院队伍自我革命,归根结底是为了提供更高质量的司法服务。教育整顿期间,福建法院不断创新工作机制,努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。
在福州,马尾区人民法院深度结合区位对台优势,推出台胞“免公证委托”和“视频代理见证”两项立案服务,切实回应台胞台商立案需求;长乐区人民法院推行“口诉立案”,由窗口人员记录诉讼困难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,协助当事人办理立案事宜。
在厦门,全国首个金融司法协同平台——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创新金融纠纷化解、金融风险防控、金融理论研究工作机制,办结金融纠纷2.1万件,金融债权回收178.56亿元,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选择到厦门落户,金融产业持续提质扩容。
在漳州,为推进诚信体系建设,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漳州市发改委,率先推出融合法院“失信被执行人”、信用中国(福建漳州)“红黑名单”两个名单库的司法诚信码,面向漳州市民提供信用查询服务。
“为民”二字,始终是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底色。
教育整顿期间,上杭县人民法院院长曾学明带领全院干警一道,对照古田会议精神,整理出“当前法院队伍容易滋生的八种错误思想倾向”,其中就有“群众观念错位”的三种表现,即“自我高贵观——自认精英,舞文弄墨,坐堂办案,脱离群众;工作计件观——只在乎结案一件,不在乎解除一怨;固步自封观——盲目专业自信,不向群众学习,不调查研究,不体恤民情。”
在古田人民法庭,“八种错误思想倾向”被端正地贴在“红星法官前进营”的墙壁上,让干警们时常照照“思想之镜”,不断擦亮老区红色底色。
第一批教育整顿期间,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听取干警、律师、代表、委员、社会各界人士提出的期待,出台《干部挂职锻炼管理办法》,建立健全干部挂职锻炼长效机制。挂职干部每半年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,挂职表现将作为今后职位晋升的参考。
“只有在基层锻炼过,了解民生民情,与老百姓密切接触,才会更加懂得审判工作的价值,让判决更加接地气。”龙岩中院干部处处长许水华说。
“这次到基层法院来,真正地经了风雨、见了世面,褪了稚气、强了底气。”今年,龙岩中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、二级法官马传科来到上杭法院挂职副院长,内心颇有感触:“此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一个宝贵契机,让我有机会进一步淬炼思想、扎实作风、锻炼能力,在成为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的新法院人的道路上走得更坚定!”